簡介
《老殘遊記》寫一個被人稱做老殘的江湖醫生鐵英在遊歷中的見聞和作為。老殘是作品中體現作者思想的正面人物。他“搖個串鈴”浪跡江湖,以行醫糊口,自甘淡泊,不入宦途。但是他關心國家和民族的命運,同情人民群眾所遭受的痛苦,是非分明,而且俠膽義腸,盡其所能,解救一些人民疾苦。
全書隨著老殘的足跡所至,可以清晰地看到清末山東一帶社會生活的面貌。
從小說的總體構思來看,對官僚政治的批判與對文化心態的反思形成互補結構。酷吏的立身根柢便是宋儒理學。書中寫了兩個帶有反理學、反禁慾色彩的女性,即《初集》中的璵姑和《二集》中的逸雲。她們屬於哲理型,或曰思辨型的女性,是中國古典文學中罕見的新形象,堪稱空谷幽蘭。桃花山一夕夜話,作家讓自己筆下的理想女性娓娓道出宋儒的虛偽和矯情,表現了對於壓抑個性、遏制情慾的倫理道德的深刻憎惡。
此外,劉鶚顯然試圖使作品涵納自己的政治思想以至哲學思想。首回危船一夢,以像徵的手法,將晚清國勢的危殆、各派政治力量對時局的立場和態度,做了寓言式的圖解。劉鶚無疑反對“北拳南革”,他所開出的治世藥方是:補殘。所謂“三元甲子之說”,雖蒙上神秘預言色彩,實質也蘊涵著循序漸進的社會變革意識。書中桃花山夜話數回,則顯然是在弘揚太谷學派的教義,表現了對中國未來命運的預測。
小說同時也是作家心靈歷程的自白。從“送他一個羅盤”至於“眾怒難犯”,概括了劉鶚一生奮鬥的失敗史以及痛苦的心靈歷程:由補殘、哭世至於出世,《二集》和《外編》瀰漫著佛老悲天憫人的宗教氛圍。
《老殘遊記》自1903年誕生於刊報連載,隨即在清末八股舉士制度被廢棄後的小說大潮中脫穎而出,獲得了從民間到一流學者兩方面的高度關注和讚譽。除廣為人知的胡適、林語堂在1925和1933年分別為新版《老殘遊記》寫序推介之外,根據發現的、刊登於1905年9月22日《天津日日新聞》上的一則海報,另有當時“中國文界最上乘”之三君子,也對《老殘遊記》表示推崇備至:“嚴幾道先生雲:“中國近一百年內無此小說’。梁任公(梁啟超)出重價購其全稿,擬編入《新小說》印行。王君晉庵深通英文,曾譯心理、倫理、物理等學科教科書,能讀英國最深文理之書。讀《老殘遊記》歎曰:‘不意中國亦有此人!可與英國最高小說平行。 ’此三君子者,皆中國文界最上乘也。其推崇如此,則此書之價值可想矣。 ”
魯迅在評論《老殘遊記》時寫道:“摘發所謂清官之可恨,或尤甚於贓官,言人所未嘗言,雖作者亦甚自喜”。 “敘景狀物,時有可觀。”
它流傳甚廣,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認定為世界文學名著。 《老殘遊記》應是繼《紅樓夢》之後又一部上乘的“文化小說”,而且是一部古往今來誕生於中華民族、在全世界範圍上具有超一流精神、文化、文學和藝術境界的巔峰之作。
—
作者介紹
劉鶚,清末小説家。譜名震遠,原名孟鵬,字雲摶、公約。後更名鶚,字鐵雲,又字公約,號老殘。署名“鴻都百鍊生”。漢族,江蘇丹徒人,寄籍山陽。派南宗李光炘之後,終生主張以“教養”為大綱,發展經濟生產,富而後教,養民為本的太谷學説。
早年學醫的劉鶚,在揚州一度懸壺濟世,寫有“温病條辨歌訣”和“要藥分劑補正”。《老殘遊記》中那個搖串鈴走四方的郎中老殘,就是他自己的寫照。
劉鶚出身於官僚家庭,但不喜科場文字。他承襲家學,致力於數學、醫學、水利、音樂、算學等實際學問,並縱覽百家,喜歡收集書畫碑帖、金石甲骨。其《鐵雲藏龜》一書,最早將甲骨卜辭公之於世,“甲骨四堂”中的二堂,都直接或間接地受到劉鶚的影響。而劉鶚所刊刻研究三代文字的《鐵雲藏龜》等書,更是其拓印、系統研究古文字及其演變過程的代表作。
作者在小説的自敍裏説:“棋局已殘,吾人將老,欲不哭泣也得乎?”小説是作者對“棋局已殘”的封建末世及人民深重的苦難遭遇的哭泣。老殘是作品中體現作者思想的正面人物。他“搖個串鈴”浪跡江湖,以行醫餬口,自甘淡泊,不入宦途。但是他關心國家和民族的命運,同情人民羣眾所遭受的痛苦,是非分明,而且俠膽義腸,盡其所能,解救一些人民疾苦。隨着老殘的足跡所至,可以清晰地看到清末山東一帶社會生活的面貌。在這塊風光如畫、景色迷人的土地上,正發生着一系列驚心動魄的事件。封建官吏大逞淫威,肆意虐害百姓,造起一座活地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