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敍石池齋與梅凌春、畢臨鶯婚姻故事。石遊春見梅詩而愛其才,梅父亦慕石名欲聘為西席,但館為田又玄冒名頂替。石生為訪梅女至淮,與畢臨鶯相遇。石中進士。畢臨鶯知石生原為尋梅女而未遇,遂搶先代為之聘梅女凌春,後同嫁給石池齋。書名仿《金瓶梅》。此作在表現青年男女愛情和婚姻事上並無突出特色,主要人物性格亦欠鮮明,倒是對兩個不學無術的假才子之招搖撞騙、夤緣勢利卻寫得較為生動。
《春柳鶯》主要描寫才子石池齋在愛情、婚姻上的坎坷經歷, 關注的是“個人的普通的生活”。小説家通過對男女主人公形象的塑造來表達自己理想中的愛情、婚姻模式。同時,書中又描寫了“日進賄金千兩的錢知府, 一言不合便誣良為盜的畢通判, 招搖撞騙的田又玄, 趨名附勢的鐵不鋒,以及科場徇私的梅翰林”。通過對這些人物的揭露批判表達出小説家對當時官場科場、人情世態的厭惡以及對理想政治、社會的憧憬。
思想內涵上,才子佳人小説主張彼此平等、互相尊重、思想相通、堅貞不渝的愛情,但他們卻不反對當時社會上的一夫多妻制。《春柳鶯》的作者,就將這種結局當做了人生的理想境界,卻忽視了處於不平等地位的婦女在一夫多妻這種制度下的複雜心態,將婦女變為作者筆下沒有血肉的產物,從而抹殺了婦女的獨立人格與尊嚴,對社會的發展沒有積極的進步意義。
在人物塑造上,塑造了一位以“情”為價值主導的才子。石生雖然“詩詞歌賦,諸子百家,無所不通”,但卻不渴求揚名官場。只把求得“才色兼有”的佳偶作為人生的第一要義。後來考取科舉也只是為了洗清冤屈,最後為官幾載,便辭官歸家了。石生這種以“情”為基礎,以“才”為條件,不注重門第觀念,便形成了一種新的愛情婚姻標準。而兩位小姐亦是重情惜才的,作者賦予凌春小姐的,主要是其才情,而畢臨鶯小姐主要是才智,他們最終歷盡萬難,終於結為夫妻。作者是通過他們坎坷的婚姻道路,來關注普通人的生活的,也側面的表達了自己的理想中的愛情婚姻模式。同時,作者又塑造了田又玄、鐵不鋒兩個反面角色。二人學識淺薄,喜歡賣弄文采,欺騙陷害石生,導致石生被官府捉拿,作者一方面是用此二人反襯石生視錢財功名如無物,不斤斤計較個人恩怨,另一方面是藉此二人來揭露當時社會上存在的弊端——“一切向錢看”。而梅翰林和畢監生是一對互為對照的人物,畢監生是畢小姐的父親,當他知道沒權沒錢的石生想尋畢小姐婚配時,便怒不可遏,同鐵不鋒合謀陷害石生。梅翰林是一個以才取人的官員,他鄙薄不知書味的“膏粱子弟”,“識英雄於困苦中”,對石生的才華橫溢甚為欽佩。可是,就是這樣一個清高的官員,在做主考官時,也要徇私點石生為魁,最後反而弄巧成拙。這一系列也反映出作者對科場舞弊的嘲諷。
姓名標示 — 非商業性 — 相同方式分享
本授權條款允許使用者重製、散布、傳輸以及修改著作,但不得為商業目的之使用。若使用者修改該著作時,僅得依本授權條款或與本授權條款類似者來散布該衍生作品。使用時必須按照著作人指定的方式表彰其姓名。
您可自由:
分享 —
以任何媒介或格式重製及散布本素材
修改 —
重混、轉換本素材、及依本素材建立新素材
只要您遵守授權條款規定,Lab17 電子書服務(包含 Lab17 電子書店及相關服務網站,以下簡稱「本服務」)不能撤回您使用本素材的自由。
姓名標示 —
您必須給予適當表彰、提供指向本授權條款的連結,以及指出(本作品的原始版本)是否已被變更。您可以任何合理方式為前述表彰,但不得以任何方式暗示授權人為您或您的使用方式背書。
非商業性 —
您不得將本素材進行商業目的之使用。
相同方式分享 —
若您重混、轉換本素材,或依本素材建立新素材,您必須依本素材的授權條款來散布你的貢獻物。
不得增加額外限制 —
您不能增設法律條款或科技措施,來限制別人依授權條款本已許可的作為。
聲明
當您使用本服務中屬於公眾領域的元素,或當法律有例外或限制條款允許您的使用,則您不需要遵守本授權條款。
未提供保證。本授權條款未必能完全提供,您預期用途所需要的所有許可。例如:形象權,隱私權、著作人格權等其他權利,可能限制您如何使用本素材。
Related products
語言文學
語言文學
語言文學
語言文學
語言文學
語言文學
語言文學
語言文學
語言文學
語言文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