購物車內無任何商品
哲學
三字經
韓詩外傳
莊子的故事
韓詩外傳 (五) 9-10
方言
近思錄
愛與生的苦惱
應用科學
脾胃論
易經
孔叢子
文子
小爾雅
顔氏家訓 (一) 1-2
韓嬰,涿郡鄚人。《史記》和《漢書》記載,漢文帝時曾任博士,漢景帝時官至常山太傅,後人又稱他韓太傅。著名的今文經學家,尤以《詩經》研究見長,世稱「韓詩」,與轅固生的「齊詩」、申培的「魯詩」並稱「三家詩」。著有《韓詩內傳》、《韓詩外傳》、《韓說》等。南宋後僅存外傳,可能已經過後人修改。清趙懷玉輯有《內傳》佚文,馬國翰《玉函山房輯佚書》輯有《韓詩故》二卷、《韓詩內傳》一卷、《韓詩說》一卷。
李毓秀,清初學者、教育家,出生於山東濰縣李家營村 ,青年時,他告別父母,帶著妻子和兩個很小的兒子,離開老家去了山西新絳縣龍興鎮周莊村。李毓秀平生只考中秀才,一邊教書,一邊寫“童蒙養正李氏家訓”,並將抄寫的書免費贈給前來學習的學生,直至去世也未回過山東老家
朱熹,世稱朱文公,學者尊稱朱子,南宋著名理學家、思想家、哲學家、教育家、詩人,程朱理學的集大成者。祖籍徽州婺源,生於福建尤溪。紹興十八年,十九歲中進士,歷仕四朝。他在建陽雲谷創辦書院,講學授徒,形成「考亭學派」。朱熹繼承並發展周敦頤、程顥、程頤的學說,主張「格物致知」,以窮理為知識根基。他編訂《大學》《中庸》《論語》《孟子》為四書,並作注解,奠定儒家經典地位,深遠影響東亞思想文化。
周公旦,姬姓,名旦,周文王之子,周武王之弟,西周初年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思想家。武王伐紂後,周公輔佐年幼的周成王,攝政期間平定三監之亂,鞏固周朝統治。他制定禮樂制度,確立嫡長子繼承制,強化宗法制度,為後世儒家思想奠定基礎。孔子對其極為推崇,稱其為“元聖”。周公的政治智慧和制度創新對中國歷史產生了深遠影響。
孟子,名軻,字子輿,戰國時期鄒國人,著名的儒家思想家、教育家,被尊稱為「亞聖」。他師從子思的門人,繼承並發揚孔子學說,主張性善論,提出「仁政」、「王道」等政治理念,強調以民為本,反對苛政。孟子曾周遊列國,宣揚其政治主張,但未被諸侯廣泛採納,後退隱著書立說。其言論由弟子整理成《孟子》一書,與《論語》、《大學》、《中庸》並稱「四書」,對後世影響深遠。
商鞅,姓公孫,名鞅,衛國人,戰國時期傑出的政治家、改革家、法家代表人物。他師從法家先驅李悝,後受秦孝公賞識,入秦推行變法,史稱「商鞅變法」。其改革措施包括廢除舊貴族特權、推行縣制、獎勵軍功、重農抑商等,極大地增強了秦國的國力,為後來的統一奠定基礎。然而,因改革觸犯舊貴族利益,秦孝公死後,商鞅被指控謀反,最終遭車裂而死。他的思想主要體現在《商君書》中,對中國古代政治制度影響深遠。
使用者名稱 或 電子郵件 *
密碼 *
保持登入 登入
忘記您的密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