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説記敍了明朝天啓、崇禎、弘光三朝二十五年間的史事,表現了明朝與滿清政權的民族對抗、明朝與農民義軍的階級對抗及明朝內部客魏閹黨與東林、復社之間的激烈黨爭這三大社會政治矛盾。其中所敍魏忠賢之禍國殃民,尤為觸團驚心,使讀者看到明朝閹黨之宿疾何等嚴重。作者將三種矛盾交織於一軼,反映出明朝災亡的主要原因。小説所記史事,多為實錄,其中雖然不乏某些珍貴史料的記載,但在藝術上比較平庸。
書中通過敍述史事,流露對故國的懷念,表達對導致明朝滅亡的各種人物的痛恨,寄託惆悵心理。
一是對故去明廷的眷戀。這種眷戀不是抽象的,而是具體的:1、表現為對明廷陣亡將領的熱情稱頌,第28回中寫盧象升的陣亡,第29回湖廣巡按劉熙柞的被殺,第30回寫巡撫蔡慰德、中軍時盛等人的犧牲等等;2,表現為對殉國、殉君行為的極力褒揚,這樣的描寫在小説裏比較多,僅在第30回裏就寫了範景文、倪元璐、李邦華、李國禎等30位官員、皇親在李自成攻陷北京時,為明廷殉葬的壯舉;3.作者濃墨重彩地描寫了崇禎帝自盡前後的過程,把一個末代帝王在死之前的所作所為和心態寫得淋漓盡致,這些描寫,表達了作者對陣亡將領的崇敬,對殉葬行為的宣揚,對崇禎之死的無比哀痛。
二是對清明政治的渴望。明朝末年是一個黨派紛爭、奸臣當道,君王昏庸、生靈塗炭的社會,作為明季的親歷者,作者吏加渴望清明的政治,更加關注百姓的生活,更加貶斥貪贓枉法的官員在小説中,表現為對農民起義的同情性描述。這也是作者對農民起義矛盾心理的體現。如在寫充州之戰白蓮教再次慘敗時,這樣描述道:“本恭殘兵敗將,逃至橫河,山水爆發,言兵又至,一平被殺,一半淹死。”這顯然是對百姓遭難的一種同情。在李自成殺死艾同知與王參將,以及民眾殺死宋知縣的事件中,二者明顯有同情李自成和李巖的因素,貶斥艾同知的貪贓枉法,揭露楊總兵的用人不當,斥貴宋知縣的官逼民反。作者也試圖通過描述明季的這些事件來勾勒自已的政治理想:希望官員清政廉潔,善待百姓;希望軍中量才為用,善待士兵;希望百姓安居樂業,輕搖薄賦。
從文學創作的角度來看,《樵史通俗演義》是一部失敗的作品,它的致命缺陷是體側混雜。作者並沒有掌握小説創作的基本章法,既想寫成小説的模樣,有時又刻意追求史傳筆法。為了追求實錄,作品中嵌入了相當多的詔旨:奏章等文件,顯得十分枯燥乏味,如第二十四回總共只有四千餘字,而引錄的詔旨、奏章就佔了三千餘字,令人不堪卒讀。作品沒有貫穿全書的情節線索,只是按着時間順序記時事、述軼聞而已,因此作品中也沒有貫穿全書的人物,甚至沒有可稱為主人公的人物。書中前前後後寫到了百餘人,但他們都是隨着事件發展的描述忽而出現,忽而消失,形象也都模糊蒼白,更不必説有什麼典型人物的塑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