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翔鶴《陶淵明寫〈輓歌〉》被視為上世紀60年代歷史小說的「先驅」,大部分研究者都認同將這批歷史小說稱為「象徵性」的、「影射性」的敘述,是「借古人的酒杯,澆自己胸中的塊壘」。當然這種「象徵」與「影射」並不是將歷史事件直接對應到現實政治鬥爭,它更多的是一種文化象徵;因此始終和現實「隔」著一層,保持了對於政治的疏離。和此前廣受議論的歷史劇創作不同,這些歷史小說的創作沒有明顯的政治目的,也不純然為了「大躍進」口號下現實主義與浪漫主義的「兩結合」,更多的是知識者精神內面的一種探索,這尤其表現在《陶淵明寫〈輓歌〉》中。
陳翔鶴(1901-1969)四川重慶人,1920年入讀上海復旦大學,與林如稷、陳煒謨等組織「淺草社」,創辦《淺草季刊》。不久轉讀北京大學,並與楊晦、馮至等人組織創辦「沉鐘社」,編輯出版《沉鐘》半月刊。陳翔鶴的文學創作始於一九二○年代初,是淺草和沉鐘的主要小說家之一,著有短篇小說集《不安定的靈魂》(北新,一九二七)、《在阪道上》(北新,一九二七)和《獨身者》(上海中華書局,一九三七)。
陳翔鶴作品中的人物大多是一些憂鬱、悲觀而又苦苦掙扎的青年知識分子,帶有作者自身的投影,在題材處理和性格塑造上很有特色。
這本書的主人翁有兩位,陶淵明有《歸園田居》《桃花源記》《歸去來兮辭》傳世;嵇康被司馬昭下令處斬,臨刑前奏出《廣陵散》,可惜已失傳了。
目錄:
陶淵明寫《輓歌》
廣陵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