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冥祥記》的內容,乃是與佛教有關的各種神異事蹟,它的材料來源於三個部分,第一是此前各種佛教靈異記。第二是自東晉以後陸續出現的記載名僧行跡的各種僧傳以及其他雜史雜傳。第三是他自己的親見親聞。與各種感應傳的關係 在東晉南朝,出現了很多由士大夫撰寫的記載佛教神異事蹟的感應傳記。晉末荀氏的<靈鬼志>。內容已多涉佛門,但還不是專門的弘法之作。現存的第一部觀世音靈驗記——謝敷的<光世音應驗記>成書於晉安帝隆安三年前。在此之後,這類書愈來愈多。
北魏計一種,即曇永《搜神論》。值得重視的是專門記錄觀世音靈驗故事的宋傅亮的《光世音應驗記》、宋張演的《續光世音應驗記》、齊陸杲的《系觀世音應驗記》。這三本書在中國早已佚失,但在日本,一直保存在京都東山粟田口青蓮院中。1970年,牧田諦亮發表專著<六朝古逸觀世音應驗記研究>,對3部書加以校勘、註解和解説,孫昌武先生將這3部書校點後,於1994年由中華書局出版。這為研究那一時期的宣佛小説提供了方便。
《冥祥記》的寫作受前代各種感應傳的影響最大。與《冥祥記》性質較為接近的是劉義慶的<宣驗記>和王延秀的《感應傳》。
—
作者介紹
《冥祥記》的作者王琰,出於太原王氏。東晉時期曾在政壇活躍一時的一流高門太原王氏,自從王國寶伏誅後,其事蹟就不為史家所重視。 關於王琰的生平,最重要的材料就是<冥祥記·自序>,其雲:琰稚年在交趾,彼土有賢法師者,道德僧也。見授五戒,以觀世音金像一軀,見與供養。琰奉以還都。時年在齠齔,與二弟常盡勤至,專精不倦。後治改弊廬,無屋安設,寄京師南澗寺中,於時幼小,不即題記,比加撰錄,忘其日月;是宋大明七年秋也。至泰始末,琰移居烏衣,周旋僧以此像權寓多寶寺。琰時暫遊江都,此僧乃適荊楚;不知像處,垂將十載。宋昇明末,遊躓峽表,經過江陵,見此沙門,乃知像所。其年,琰還京師,即造多寶寺訪焉。時建元元年七月十三日也。
史書所記載的太原王氏有兩家,一為太原晉陽王氏,即從西晉王湛起一線傳承下來之家族;一為太原祁縣王氏,如<南史>所記王懿、王玄謨等人。按理説,祁縣即為晉陽郡之屬縣。但兩家並不是一族。祁縣王氏自稱是東漢司徒王允之後,然其家世頗可懷疑。史書在提到祁縣王氏之家世時,均雲是“自言如此”,自言者,非公論也,照例表示不可信。祁縣王氏直到太元末年才渡江,始居於次等士族的聚居地彭城,後來前往更邊遠的姑熟、譙郡等地。所以,在王懿發跡之前,祁縣王氏是出身頗為可疑的三等士族,與晉陽王氏為晉朝一流高門不可同日而語。所以,儘管晉陽王氏與祁縣王氏均追溯到東漢王允,然據史家看來,兩家實非同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