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思錄

《近思錄》由南宋學者朱熹和呂祖謙合編,選輯北宋理學家周敦頤、程顥、程頤、張載四人語錄而成書。《近思錄》為中國第一本哲學選輯之書,亦為北宋理學之大綱,更是朱子哲學之輪廓[1]。以後宋代之《朱子語類》,明代之《性理大全》,與清代之《朱子全書》與《性理精義》,均依此書之次序為次序,支配中國士人之精神思想凡600年[1]。影響所及,亦操縱韓國與日本思想數百載,且成為官學;在中國亦惟儒獨尊,尤以朱子之哲學為主腦。

淳熙二年(1175年),呂祖謙從浙江到福建與朱熹會晤,兩人在寒泉精舍相與讀周敦頤、張載、程顥、程頤等著作,感其「廣大閎博,若無津涯」,初學者不易把握其要義。《近思錄》為朱熹與呂祖謙合輯,採取北宋周敦頤、程顥、程頤、張載四子之語,共622條,分14卷,以《論語》「切問而近思」為題。「近思」二字取自《論語》:「博學而篤志,切問而近思,仁在其中矣。」朱熹云:「四子(四書)《六經》之階梯,《近思錄》四子之階梯」。以正「厭卑近而騖高遠」之失。

朱熹、呂祖謙 著

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