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一個年輕的銀行經理約瑟夫·K在自己租的房間被兩個差役逮捕了,卻沒有宣布他的罪名。差役並沒有自述他們所供職的機關。K沒有被帶走,但要呆在家等候來自「庭審委員會」的指示。那天晚上,K沒有像往常一樣去探訪一個妓女艾爾莎。
K的房東格魯巴赫太太想去安慰K,但無意間惹惱了他,因為她猜想K的被捕可能與他和他隔壁的房客布爾斯特納小姐的曖昧關係有關。深夜,K和布爾斯特納小姐談論起他的困境,但在最後吻了她,這印證了房東先前的猜想。最初的跡象已經表明K將失去自己對命運的控制。
K被通知去一個當地的法庭,但卻沒有被告知時間。這導致他要浪費時間來等被傳喚。當他最終被傳喚時,卻莫名其妙地被告知已經遲到了。審訊一開始,他就被問了一個錯誤的問題,法官把他的身份搞錯了。K在氣憤地法庭上說了許多——對被捕一事感到不滿,並質疑法庭的能力和公正性。當他走的時候,初審法官對他說:「今天,你自己拋棄了審訊肯定會給被告帶來的全部好處。」
K想去見見預審法官,但他只找到了法院門房的妻子。他翻翻了法官的書,驚訝地發現這都不是些法律書,而是一些色情書刊。這個女人試圖誘惑K,而K決心順從她,以示對法庭的蔑視和挑戰。正當這時,一個學法律的學生走了進來,在和K發生了口角後,一把把這女人抓走了。
後來看到了門房,他對自己妻子的不檢點很不滿,並帶K參觀了一下法院辦公室。那有許多其它被告在絕望地等待關於他們案子的消息。K拼命和那裡「混濁沉重而且使人窒息」的空氣掙扎,幾乎要暈倒。最後他屈辱地被兩個官員攆出了法院。
K回家後發現原來住在另一個房間裡的蒙塔格小姐正往布爾斯特納小姐的房間裡搬,打算一起住。他懷疑這是防止他繼續和後者的曖昧關係。另一個房客,上尉蘭茨看起來和蒙塔格小姐是一夥的。
幾天後的晚上,K在自己銀行的一個儲藏室之中,發現了兩個逮捕他的差役正在被一個上司痛打。這個荒唐的畫面好像是專門給K看的:要麼是要殺雞儆猴,要麼是顯示法院對無能和腐化處理的決心。第二天,K再去這個儲藏室時,震驚地發現打手和兩個差役還在裡面,就像他一天前離開時一樣。
—
作者介紹
法蘭茲·卡夫卡,出生於奧匈帝國的德語小說和短篇故事作家,被評論家們譽為20世紀最具影響力的作家之一。卡夫卡的代表作品《變形記》、《審判》和《城堡》有著鮮明的主題並以現實生活中人的異化與隔閡、心靈上的兇殘無情、親子間的衝突、迷宮一般的官僚機構為原型。以及有著對人物角色恐怖的追求和使角色發生奇異般的轉換在小說中都有所表現。
卡夫卡出生在布拉格的一個中產階級、講德語的猶太家庭。卡夫卡在世時,布拉格的大多數人口都說捷克語,並且當時說捷克語的捷克人和說德語的奧地利人之間的分歧日趨明顯。兩種族群都在加強自己國家的認同感。聚居在布拉格的猶太人則是介於兩者之間。卡夫卡的捷克語和德語皆流利,但平日大多使用德語。
卡夫卡曾受過律師這門職業的培訓,在他完成法學課程後在受聘於一家保險公司工作,任職後的空餘時間,卡夫卡開始寫短篇故事。對於工作剩餘的時間,卡夫卡經常會抱怨難有較充裕的業餘時間從事寫作,因為自己不得不將大量時間去工作。卡夫卡喜歡使用書信交流,他給自己家人和親密的女性朋友寫過上百封的信件,卡夫卡與他父親的關係複雜且陷入了困境,這極大地影響了卡夫卡後來的文學創作。因為歐洲當時對猶太人的壓迫排擠,卡夫卡時常曾抱怨自己身為一名猶太人。他對猶太人處境的低下、被動的埋怨與不滿也對他作品的風格有影響,但卡夫卡自認為身為猶太人卻對自己沒有起多大的幫助。
目錄:
1 被捕—先後與格魯巴赫太太和布爾斯特納小姐的談話
2 初審
3 在空蕩蕩的審訊室中—學生—辦公室
4 布爾斯特納小姐的朋友
5 打手
6 K的叔叔—萊妮
7 律師—廠主—畫家
8 穀物商—解聘律師
9 在大教堂中
10 結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