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彌留之際》(英語:As I Lay Dying)是美國作家威廉﹒福克納所著的長篇小說。標題來源於荷馬的《奧德修紀》卷十一,其中阿伽門農對奧德修斯說:「當我彌留之際,長著狗的眼睛的女人不會來合上我的眼睛,因為我要去見冥王」。全書共分59節,包括了15個人物的內心獨白。
福克納說,他聲稱自己在六個星期內就完成了該書,沒有改動一個字。福克納在電廠工作時寫成了該作,1930年出版,他自己將其視為「傑作」。這是福克納的第七部長篇小說,它始終被認為是20世紀文學中最優秀的長篇小說之一。
小說採用意識流的寫作技巧,多敘事者,章節長度也參差不齊。小說延續了之前作品的意識流風格和家族敘事,1931年福克納曾對記者說該書是他「最好的小說」。儘管後來他對《喧譁與騷動》的評價更高,但仍然保持了一份對它的欣賞。這部小說是他在密西西比大學發電廠當運煤工時創作的,6個多星期就得以完成。與前作不同的是,該書基本上是按照時間順序來敘事的,作者曾向人推薦它作為閱讀自己作品的入門書。但是,不少評論家認為這是他最複雜的作品,融合了悲劇性與喜劇性,難以歸類。
—
威廉﹒卡斯伯特﹒福克納(英語:William Cuthbert Faulkner,1897年9月25日-1962年7月6日),美國小說家、詩人和劇作家,為美國文學歷史上最具影響力的作家之一,意識流文學在美國的代表人物。在其40多年的創作生涯中,他寫作了19部長篇小說、125篇短篇小說、20部電影劇本、一部戲劇,約克納帕塔法系列小說是其中的代表。1950年,他因為「對當代美國小說做出了強有力的和藝術上無與倫比的貢獻」而獲得1949年度的諾貝爾文學獎。
福克納出生於密西西比州新奧爾巴尼一個沒落的莊園主家庭,5歲時隨家人遷至牛津,一生的大部分時光都在這個小鎮度過。他從小愛好閱讀,但沒有受過多少正規教育,只在密西西比大學待了一年多。青年時參加過皇家空軍,但未正式參戰,之後短暫遊歷過歐洲。1920年代末期開始以寫作為業,30年代曾為好萊塢寫電影劇本解決經濟問題。他的作品起先在國內影響不大,經常銷售不出去,而在歐洲卻得到一些青年作家的注意。1946年,馬爾科姆﹒考利編選的19卷本《袖珍本福克納選集》出版,福克納得到了評論界的廣泛承認。
福克納的作品風格多變,常常不按照時空順序來組織情節,讓人與人、事物與事物、過去與現在進行對照,產生出意義的無限可能。內心獨白和意識流的手法在其小說中也有廣泛使用。另外,他還常常有意識的把自己的作品同宗教和神話對應起來,並大量使用象徵和隱喻。這些作品既具有現實性,又有豐富的想像,既有悲觀主義情緒,也包含了英雄主義的激情。他在描寫美國南方歷史的同時,表現了現代人的異化和孤獨,主張寬容、理解和同情,最終達到人類的平等。
Jewel and I come up from the field, following the path in single file. Although I am fifteen feet ahead of him, anyone watching us from the cottonhouse can see Jewel’s frayed and broken straw hat a full head above my own.
The path runs straight as a plumb-line, worn smooth by feet and baked brick-hard by July, between the green rows of laid-by cotton, to the cottonhouse in the center of the field, where it turns and circles the cottonhouse at four soft right angles and goes on across the field again, worn so by feet in fading precis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