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1928年10月,伍爾夫在劍橋大學做了兩場面向女性的演講–“女性與小說”。之後她在此基礎上撰寫《一間只屬於自己的房間》,並於1929年出版。伍爾夫講述了在男權社會中,女性生存的困境、歷史對女性的偏見、女性面對的共同命運以及女性貧困對其創作的影響等問題;提出女性要認清自身的境遇,積極爭取獨立的經濟力量和社會地位,獨立思考,自由生活,發揮出女性的最大優勢,成就自我。”女性身上有一種高度發達的創造力,生來複雜且強大……她們的創造力和男性的極為不同。這種力量是幾個世紀的嚴厲約束換來的,它不可替代,如果遭到遏制或者白白浪費,那絕對是一萬個可惜。”
—
作者介紹
維吉尼亞·吳爾芙,英國作家,被譽為二十世紀現代主義與女性主義的先鋒。在一戰與二戰的戰間期,她是倫敦文學界的核心人物,同時也是布盧姆茨伯里派的成員。最知名的小說包括《達洛維夫人》、《到燈塔去》、《雅各的房間》、《奧蘭多》,散文《自己的房間》等,其中的名言指出,女人必須有她自己的一點收入及獨立的房間。
1882年1月25日,維吉尼亞·吳爾芙於倫敦出生,當時她的父母給她取名阿德琳。截至她結婚前都叫阿德琳·維吉尼亞·史蒂芬。
而她的父母雙方都曾喪偶,所以吳爾芙與她的異母/異父兄弟姊妹住在一起,整個家庭跨三宗婚姻。她的父親是當時顯赫的編輯萊斯利·史蒂芬爵士,也是文學評論家及傳記作者。他的亡妻為薩克雷的幼女,因此,他與很多文學名士都有往來,包括亨利·詹姆斯、丁尼生及托馬斯·哈代。吳爾芙的母親是一個美人,曾為前拉斐爾派的畫家愛德華·波恩-瓊斯擔任模特。吳爾芙跟隨父母住在倫敦市區,那裏鄰近海德公園。另外,她的早年教育由父母在家指導完成。
1895年,她的母親突然離世。2年後,同母異父的姐姐Stella去世,15歲的吳爾芙因此遭受若干次精神崩潰。1897至1901年間,吳爾芙於倫敦國王學院接受古希臘、拉丁語、德語及歷史教育。後來在自傳《存在的瞬間》中道出她和姊姊瓦內薩·貝爾曾遭受同母異父的哥哥喬治和傑瑞德·杜克沃斯性侵的遭遇。1904年,父親萊斯利·史蒂芬爵士去世之後,她和瓦內薩遷居到了布盧姆斯伯里。後來她們和幾位朋友創立了布盧姆茨伯里派文人團體。她在1905年開始職業寫作生涯,最初為《泰晤士報文學增刊》撰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