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格雷的畫像》於1890年首次出版,除了引起了軒然大波,並在爾後奧斯卡·王爾德因同性性行為而受審判中成為攻訐他的基礎之一。本書詳細描繪維多利亞時期的倫敦生活,攻擊當時有禮卻虛偽的上流社會,並以浮士德式的主人公格雷所犯的”罪惡”為主題,在當時處於維多利亞時代晚期的英國社會算是相當特立獨行的文學作品。
才華洋溢的畫家巴索爾因緣結識了年輕俊美的道林‧格雷,立刻請格雷做自己的模特兒畫肖像畫,巴索爾知道,這幅畫將會是他畢生傑作。隨著畫像即將完成,巴索爾對格雷越加依戀,此時畫家的老友亨利勳爵意外來訪。亨利勳爵雖有貴族身分,但行事放縱不羈,沉浸享樂,他對年輕而單純的格雷十分有興趣,想試試自己對格雷能有多大影響,因此開始灌輸格雷自己那一套享樂主義。肖像畫完成後,格雷也驚艷於自己的美貌,心中的虛榮感隨之甦醒,他害怕自己將會失去青春年華、失去美麗外表,忍不住說出願以靈魂交換畫像中不朽的容顏。
格雷跟著亨利勳爵流連於奢華放蕩的社交宴會,沉溺於旁人對他的愛慕,此時格雷認識了美麗出眾的女演員希珀,折服於她的動人演技,而希珀也深受格雷吸引,兩人陷入熱戀。想不到,希珀嘗試過真正的愛情,對於要在舞台上演出虛假的感情就不屑一顧,演技突然變得生硬做作,讓格雷大失所望,一怒之下斷然與希珀分手,絕望的希珀當晚便自殺身亡。格雷知道消息後雖然感到震驚,卻不認為自己有錯,他的內心已然失去同情與愛憐;此時格雷無意間看到自己那張畫像,發現畫像中的他,嘴角竟扯出一抹殘忍的神色……
—
作者介紹
奧斯卡·芬戈爾·奧弗萊厄蒂·威爾斯·王爾德是出身愛爾蘭都柏林的詩人和劇作家。在整個 1880 年代以不同形式寫作後,他成為1890年代初期倫敦最受歡迎的劇作家之一。他最為人所知的是他的警句和戲劇作品、小說《道林格雷的畫像》,以及他在「第一批名人審判之一」中因自願同性戀行為而被刑事定罪的情況等。
他的父母是都柏林的盎格魯愛爾蘭人知識分子。年輕的王爾德學會了流利的法語和德語。在大學裡,王爾德閱讀希臘與羅馬時代的傳世經典作品;他首先在都柏林三一學院,然後在牛津大學證明了自己是一位傑出的古典主義者。在他的兩位導師華特·佩特和約翰·拉斯金的帶領下,他與新興的唯美主義哲學聯繫在一起。大學畢業後,王爾德移居倫敦進入時尚文化和社交圈。
作為唯美主義的代言人,他嘗試了各種文學活動:出版詩集,在美國和加拿大講授新的「英國藝術文藝復興」和室內裝飾,然後回到倫敦成為一名多產的記者。王爾德以其犀利的機智、華麗的著裝和談話技巧而聞名,成為他那個時代最著名的人物之一。在 1890 年代之交,他在一系列對話和散文中完善了他對藝術至高無上的看法,並將有關頹廢、口是心非和美麗的主題融入了他唯一的小說《道林格雷的畫像》。精確構建美學細節並將它們與更大的社會主題相結合的機會,吸引了王爾德創作戲劇。他在巴黎時用法語寫成《莎樂美》,但由於當時英國禁止在舞台上描繪聖經主題而無法在當地演出。在 1890 年代初期,王爾德創作了四部社會喜劇,這使他成為維多利亞時代晚期倫敦最著稱的劇作家之一。
在他的名聲和成功達到頂峰時,當《不可兒戲》仍在倫敦上演時,王爾德以誹謗罪起訴昆斯伯里侯爵。侯爵是王爾德的情人阿爾弗雷德·道格拉斯勳爵的父親。誹謗審判發現了導致王爾德放棄指控並導致他自己因「嚴重猥褻男性」而被捕和受審的證據。經過兩次審判後,他被定罪並判處兩年苦役,並於 1895 年至 1897 年間入獄。在獄中的最後一年,他寫了一封長信《深淵書簡》,討論了他在考驗中的精神之旅,與他早期的快樂哲學形成了一個黑暗的對立面。獲釋後,他立即前往法國,再也沒有返回愛爾蘭或英國。他在那裡寫下了他的最後一部作品《瑞丁監獄之歌》,這是一首紀念監獄生活嚴酷節奏的長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