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這是一個關於信仰和英雄的故事。十九世紀的義大利,當少年亞瑟還在為青梅竹馬的誤會煩惱時,得知敬愛多年的神父竟一直在欺騙自己,心中的偶像瞬間崩塌。沉重的打擊令亞瑟憤然離家,唯有對自由的信念支撐自己。
十三年後,一位堅毅冷酷的革命鬥士”牛虻”回到義大利,以犀利的諷刺文章抨擊教會的統治。一次行動中,牛虻被捕,在獄中見到了前來勸降的神父。原來,牛虻就是曾經的亞瑟,但此時此地,兩顆曾經彼此相系的心卻因不同的信仰南轅北轍。面對支離破碎的人生,牛虻做出的選擇震撼了一代又一代讀者。
“我一定要走自己的路,追隨我所見到的光明。”
—
作者介紹
艾捷爾·麗蓮·伏尼契,,婚前姓布爾,愛爾蘭小說家和音樂家、革命事業的支持者。是卡瑪的曾姨母。她生於科克,父親是數學家喬治·布爾,母親是女權主義哲學家瑪麗·埃佛勒斯——喬治·埃佛勒斯的侄女、20世紀早起刊物《Crank》的作者。1893年她與威爾弗里德·麥可·伏尼契結婚。
她主要以小說《牛虻》知名,該書於1897年在美國和英國出版,講述了一名義大利革命者的鬥爭。這部小說在蘇聯廣受歡迎,在那兒成為暢銷書和必讀書,因為意識形態上可被利用;由於類似原因它在中國也很出名。伏尼契死時,《牛虻》售出了2500000本,1928年和1955年還被改編成電影。
據歷史學者羅賓·布魯斯·洛克哈特透露,雪梨·賴利——一個俄羅斯出生的冒險家和特務,受僱於英國秘密情報局,1895年在倫敦會見了艾捷爾·伏尼契。艾捷爾·伏尼契在維多利亞後期的文壇和俄羅斯流亡人士圈內都是重要人物。洛克哈特當時也在情報部門供職,他聲稱伏尼契與賴利曾有婚外情,還曾一起遠渡義大利。期間賴利告訴伏尼契他在俄國的青年生活,後來《牛虻》中的主角亞瑟·伯頓即是以他為原型。不過賴利的傳記作者安德魯·庫克不承認此說,認為賴利可能將伏尼契的親流亡者激進活動告知了政治部。蘇聯天文學家塔瑪拉·米哈伊洛夫娜·斯米爾諾娃1970年發現的小行星2032即以艾捷爾命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