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一個晴朗的夏日早晨,主人公克拉麗莎·達洛維走在倫敦的街道,為自己晚上的派對採買物品。美好的天氣使她想起了自己已逝的青春,以及她年輕時的狂熱追隨者彼得·沃爾士。她思忖自己當初嫁了可靠達洛維,而不是捉摸不定的沃爾士,是不是一個正確的決定。沃爾士當天從印度返回倫敦來看望她,更讓她突然思緒不寧。
同時,在倫敦的另一角是一戰退伍軍人塞普蒂默斯·史密斯和他的妻子露西婭。史密斯患有無名的狂想症,經常幻見在一戰中犧牲的好友伊凡。當權威醫師決定對他實行強制隔離治療時,他跳樓自盡。
達洛維夫人當晚的派對很成功,名流濟濟。一些難得一見的舊友,那些和她一起經歷了成長及年輕的舊友,也到場了,可她卻抽不出身來和他們細聊。隔了那麼些年,大半輩子,也想不出該說什麼好。她在派對上聞知史密斯的自殺事件,心裡暗自佩服這種解脫:只有這樣才能真正守住自己內心純粹的快樂吧。
《達洛維夫人》是典型的意識流小說:所有的思緒,回顧以及現實都發生在六月里的一天;所有的場景都緊密圍繞人物的思緒展開。通篇小說,伍爾芙淡化了直接對話與間接對話的差異性,以作者直敘和『全知性』口吻描述故事的進展。小說記錄了20多個角色的自語和心緒,但著重描述達洛維夫人和史密斯的經歷。 由於小說框架與文風上的相似之處,《達洛維夫人》通常被看作是作者對詹姆斯·喬伊斯 的 《尤利西斯》 的響應。
伍爾芙不僅對戰爭及父權制進行了有力地批判,她還從女性的角度提出了自己獨特的救世方案。她認為婦女具有和平、撫慰的特質,可以大大緩解男人的攻擊欲、狂妄和兇殘,婦女對社會政治活動的參與,會使人類避免自我毀滅的命運。因此,伍爾芙提出了自己的濟世良方,即用女性的撫慰力量去拯救人類。當代著名女權主義批評家南茜·喬道羅的《母性角色再生產: 心理分析和性別的社會學》從心理學的角度分析了女性的性格品質特點。
她認為,由於社會、歷史、文化決定了女人做母親。孩子在其發展過程中,通常與母親保持着最親密的聯繫。喬道羅在弗洛伊德理論的基礎上,進一步解釋説女孩子比男孩子有更長的前俄底蒲斯期,是因為母親與女兒的關係有種衍續性,母親在女兒身上感到自我的繼續。女兒傾向於與母親保持更密切的關係。相反,母親和兒子的關係不一樣,兒子更早地被推出前俄底蒲斯期,更早地切斷和母親的愛戀關係。男孩子被更早地要求發展個人的獨立性,形成他的自我,認識他和世界的界限。
因此,男人更理性一些,女人更感性。另外,女孩子在自我形成的過程中從母親那裏學到的是關注他人,放棄自我。也就是説,女孩子更注重人與人的聯繫,人與人的交流,並且以相同之處與他人和外部世界建立密切的關係。因此,女人更具有一種凝聚力量。馬克思主義理論家馬爾庫塞也認為,女性渴望和平、快樂和結束暴力,正是這種特質,使愛慾壓倒資本主義的攻擊性、自私性,由此人類才能真正走上解放的道路。
人類才能真正走上解放的道路。戰後的人們普遍感到一種孤獨感、恐懼感、虛無感。在伍爾芙看來,只有博愛和心靈的融合才能減輕這種精神痛苦。在她的另一部小説《到燈塔去》中,拉姆齊夫人就是用她的愛、同情與理解將大家團聚在一起,從而減輕戰爭帶給人類的創傷。就像拉姆齊夫人那樣,克拉麗莎舉行晚宴的目的也是為了在戰後編織一張友情網,讓大家在宴會中暢所欲言,達到心與心的交流,從而消除人與人之間的冷漠與隔閡。走在邦德大街上,她感到 “生命本來就是我中有你、你中有我、互相依賴的生存“。她本人就是親友們生活和記憶中的組成部分,是她故鄉的花草樹木、屋宇街道的組成部分。既然生存是 “你中有我、我中有你”,那麼,在這大戰結束的歷史性時刻,親友們分散於各地,“這是多麼大的損失,又是多麼可惜”。因此,她 “要把他們都聚到一塊兒”。她覺得,“這就是一種貢獻”,因此,她產生了一種 “去聯合,去創造”的慾望。
—
作者介紹
維吉尼亞·吳爾芙,英國作家,被譽為二十世紀現代主義與女性主義的先鋒。在一戰與二戰的戰間期,她是倫敦文學界的核心人物,同時也是布盧姆茨伯里派的成員。最知名的小說包括《達洛維夫人》、《到燈塔去》、《雅各的房間》、《奧蘭多》,散文《自己的房間》等,其中的名言指出,女人必須有她自己的一點收入及獨立的房間。
882年1月25日,維吉尼亞·吳爾芙於倫敦出生,當時她的父母給她取名阿德琳。截至她結婚前都叫阿德琳·維吉尼亞·史蒂芬。
而她的父母雙方都曾喪偶,所以吳爾芙與她的異母/異父兄弟姊妹住在一起,整個家庭跨三宗婚姻。她的父親是當時顯赫的編輯萊斯利·史蒂芬爵士,也是文學評論家及傳記作者。他的亡妻為薩克雷的幼女,因此,他與很多文學名士都有往來,包括亨利·詹姆斯、丁尼生及托馬斯·哈代。吳爾芙的母親是一個美人,曾為前拉斐爾派的畫家愛德華·波恩-瓊斯擔任模特。吳爾芙跟隨父母住在倫敦市區,那裏鄰近海德公園。另外,她的早年教育由父母在家指導完成。
1895年,她的母親突然離世。2年後,同母異父的姐姐Stella去世,15歲的吳爾芙因此遭受若干次精神崩潰。
1897至1901年間,吳爾芙於倫敦國王學院接受古希臘、拉丁語、德語及歷史教育。後來在自傳《存在的瞬間》中道出她和姊姊瓦內薩·貝爾曾遭受同母異父的哥哥喬治和傑瑞德·杜克沃斯性侵的遭遇。1904年,父親萊斯利·史蒂芬爵士去世之後,她和瓦內薩遷居到了布盧姆斯伯里。後來她們和幾位朋友創立了布盧姆茨伯里派文人團體。她在1905年開始職業寫作生涯,最初為《泰晤士報文學增刊》撰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