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弗洛斯河上的磨坊》講述的是瑪吉和湯姆兄妹兩人的故事。弗洛斯河旁聖奧格鎮上磨坊主塔利弗因欠債而發生訴訟糾紛,敗訴破產後其子女湯姆和瑪吉的生活發生了重大的變化。湯姆不得不放棄受良好教育的機會,出去為一家人的生計而拼命工作,而瑪吉也一改以往任性的性格,操持起家務。經過幾年的努力,聰明而勤奮的湯姆終于攢夠了錢還清債務並買回了磨坊,但過于激動的父親就此去世。破產後由于遷怒于對方律師威克姆,雖然瑪吉對威克姆的兒子菲利普頗有好感,但湯姆不許妹妹和他接近,並迫使她離開磨坊。獨自生活的瑪吉不幸又與表妹的未婚夫相愛,在兩人單獨劃船出游時被潮水帶走而在外漂流過夜,湯姆得知後一氣之下將妹妹趕出了家門。正當瑪吉獨自悔恨時,那夜洪水泛濫,磨坊被淹,瑪吉一人駕船到磨坊營救湯姆,兩人在危難之中和解。凶猛的洪水最終還是將兄妹倆吞沒,但這對兄妹深深的手足之情不能不讓人感動。
—
作者介紹
喬治·艾略特,英國作家。原名瑪麗·安·伊萬斯,1819年出生在華威郡一個中產階級商人家庭,19世紀英語文學最有影響力的小説家之一。與薩克雷、狄更斯、勃朗特姐妹齊名。出生在華威郡一個中產階級商人家庭。三十幾歲時,她因翻譯工作而開始文學生涯,之後還擔任“西敏寺評論”雜誌的編輯;在此期間經由介紹,她認識了一生的摯愛劉易斯,劉易斯已有妻室,但艾略特依舊不顧外在壓力,與其同居;兩人隨後遷居德國;回國後,雖不見容於當時社會,但兩人仍恩愛幸福,在工作與生活中,相互扶持。
由於曾在兩所宗教氣息濃厚的學校就讀,艾略特受宗教影響頗深;平日最喜研究語言,拉丁文、法文、德文、意大利文、希伯來文、希臘文皆能通曉。她一生篤信宗教,卻依然極富懷疑精神,一八四一年,隨父遷居考文垂,結識自由思想家查爾斯·佈雷,受其著作影響,艾略特遂放棄基督教,強烈質疑宗教。因之,在其著作中,偶見其對宗教的理性批判。 因為愛人劉易斯的鼓勵,艾略特年近四十歲才開始寫作,發表文章於雜誌上;一八五九年,才真正發表她的第一部長篇小説《亞當·比德》,這部小説一年內再版了八次,受歡迎程度不在話下;一八五九年以後,她發表了兩部極為成功、著名的有《織工馬南傳》與《弗洛斯河上的磨坊》,奠定了在英國文壇的地位。之後,一八六三年的《羅慕拉》,一八六六年的《菲力克斯·霍爾特》,一八七二年的《米德爾馬契》,一八七六年的《丹尼爾·德龍達》,更是經典之作,成就非凡。
艾略特情感路上有深刻真摯之真情相伴。愛人劉易斯對其影響甚鉅,二人摯愛彌堅,一八七八年,劉易斯去世,艾略特痛不欲生,但仍發奮完成愛人之遺作;兩年後,艾略特更下嫁小她二十歲的約翰·克勞斯,二人情深意濃,但艾略特卻在同年十二月便病故了,結束了她平凡卻又豐富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