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純真年代》是美國女作家伊迪絲·華頓創作的長篇小説,也是其代表作。故事的主要情節發生在19世紀70年代末80年代初的紐約上流社會,講述的是貴族青年紐蘭·阿徹爾與兩位女性梅·韋蘭和她的表姐埃倫·奧蘭斯卡伯爵夫人之間無法抉擇的故事。
《純真年代》中,作家從自己親身經歷與熟悉的環境中提煉素材,塑造人物,將作品題材根置於深厚的現實土壤之中。尤其通過博福特命運浮沉這一線索與主人公愛情悲劇的主線相互映襯,使一個看似尋常的愛情故事具備了深刻的社會現實意義。在人物塑造方面,作家淡化人物社會行為、着力表現人物內心世界的嘗試無疑是對現實主義創作手法的發展。 該作獲得1921年美國普利策文學獎。
年輕律師紐蘭在禮教傳統的薰陶下長大,滿心歡喜地盼望早日與同階層的美麗女子梅締結婚姻,並在歡迎梅的表姐埃倫的宴會上宣佈訂婚。埃倫嫁給一個一事無成的貴族後裔後,不甘做為裝點丈夫客廳的花瓶和無愛婚姻的活祭,毅然決定離婚,回到自己的故鄉。由於她的行為不符合當時上流社會的習俗規定,被看作是離經叛道的蕩婦,受到親友的側目與不齒,而紐蘭卻被無拘無束、見解獨特的埃倫深深吸引,埃倫也因他的真誠相助而對他傾心。相比之下被舊貴族禮教培養出來的梅顯得循規蹈矩,索然無味。但是懾於社會傳統習俗的巨大威力,紐蘭還是與梅提前舉行了婚禮。婚後紐蘭益發感到自己陷入傳統婚姻的陷阱,頻繁地約會埃倫,打算孤注一擲與她私奔,但梅懷孕的消息使埃倫毅然斷絕了與紐蘭的感情糾葛,出走巴黎,紐蘭從此忠實地履行着他對社會和家庭的職責。直到多年以後;梅因病離開了人世,長子婚前與紐蘭同遊巴黎,要父親去看望埃倫。到了埃倫家門口,紐蘭卻失去了進去的勇氣,在樓下公園的長凳上獨坐良久後,一個人回到旅館。
伊迪絲·華頓精確描繪了紐約那個時代的社會和習俗。人物在絕對的禁錮中呆滯、做作而虛偽的標準、例行瑣碎事物的單調枯操、熱誠的逐漸僵化、感情的麻木,生命的活力喪失——這些都有絲絲入扣的出色刻畫。她形象地將之稱為“一種用符號表示的天地,在那裏真實的事情從來不説、不做、甚至也不想,而只是用一直隨心所欲的符號來表示。”
華頓對於她所在的上流社會的矛盾在《純真年代》中得到充分的闡釋,既是否定,又有肯定。《純真年代》的主題非常耐人尋味,華頓無情地嘲諷了她自小非常熟悉的上流社會及其保守可笑的道德觀念,但華頓又肯定了這樣社會中的一些價值,這些價值包括體面、誠實和責任等等。華頓對於現實社會的這種肯定,實際上是個人對於社會的巨大壓力下的一種屈服,一種無奈,無力解決,無處衝破。因此,在這樣矛盾的社會中個人的命運註定是悲劇。從某種意義上説,華頓從無奈的現實世界延伸到了理想精神世界,現實世界充滿了限定與矛盾,她所創造的精神世界卻有着無限的可能,而在她的精神世界——《純真年代》中,一切又都歸於虛浮。
小説中博福特一家人的命運浮沉,正是紐約社會新舊交替的縮影。小説開端博福特在以家世論尊卑、以門底排次序的老紐約是個特別引人注目的人物。他沒有高貴的血統,起初憑看雄厚的財力躋身上流社會。但他的地位並不鞏固,一旦違反紐約社會既定的經商原則,就核無情地掃地出門。博福特個人命運的起伏代表了社會道德與門第觀念對商業的約束。而在小説結局部分,博福特的私生女安妮重回組約,卻受到了人們的歡迎和喜愛。作者在書中慨嘆道:“在一個所有的社會微粒都在同一平面上旋轉的大萬花筒裏,某某人過去的歷史又算得了什麼呢?”小説結尾紐蘭長子與安妮的聯姻,代表着世紀之交新一代的生活方式,也表明了社會前進的步伐鋭不可擋,在商業和門第的較量中前者已牢牢佔據上風。商業的巨大影響力滲透到社會的各個方面,促進和加速了社會的發展和裂變,也重新擬定了社會道德規範。
—
作者介紹
伊迪絲·華頓,美國女作家。主要作品有長篇小説《高尚的嗜好》《純真年代》《四月裏的陣雨》《馬恩河》《戰地英雄》等。
1862年,出生於紐約一名望之家,從小受到良好的私人教育,童年大部分時間在歐洲度過。1885年,回到美國。1905年,出版長篇小説《歡樂之家》,獲得廣泛讀者。1911年,中篇小説《伊坦·弗洛美》發表。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後,致力於人道主義活動,為難民分發物資,籌集捐款。1920年,出版長篇小説《純真年代》,獲得普利策文學獎。1927年,獲得諾貝爾文學獎提名。1937年,在法國巴黎逝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