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從前,有一位長得很漂亮的女孩,她有一位惡毒的繼母與兩位心地不好的姐姐。她便經常受到繼母與兩位姐姐的欺負,被逼着去做粗重的工作,經常弄得全身滿是灰塵,因此被戲稱為“灰姑娘”。有一天,城裏的王子舉行舞會,邀請全城的女孩出席,但繼母與兩位姐姐卻不讓灰姑娘出席,還要她做很多工作,使她失望傷心。這時,有一位仙女出現了,幫助她搖身一變成為高貴的千金小姐,並將老鼠變成馬伕,南瓜變成馬車,又變了一套漂亮的衣服和一雙水晶鞋給灰姑娘穿上。灰姑娘很開心,趕快前往皇宮參加舞會。仙女在她出發前提醒她,不可逗留至午夜十二點,十二點以後魔法會自動解除。灰姑娘答應了,她出席了舞會,王子一看到她便被她迷住了,立即邀她共舞。歡樂的時光過得很快,眼看就要午夜十二點了,灰姑娘不得已要馬上離開,在倉皇間留下了一隻水晶鞋。王子很傷心,於是派大臣至全國探訪,找出能穿上這隻水晶鞋的女孩,儘管有後母及姐姐的阻礙,大臣仍成功地找到了灰姑娘。王子很開心,便向灰姑娘求婚,灰姑娘也答應了,兩人從此過着幸福快樂的生活。
通常認為灰姑娘的故事向我們傳達了這麼一個人生歷練過程——在任何嘲諷、刁難和欺凌之下,都要吃苦耐勞,忍辱負重地活着,即使極度艱難困苦只要心懷對美好未來的無限憧憬,保持善良與積極的心態,最終是會獲得幸福生活的。此等道理是可見千百年來人們對“灰姑娘”的現象的修煉所得。但是,正如一千個人眼中就會有一千個哈姆雷特一樣,從灰姑娘這一童話故事中,我們還可以看到更多的東西:守時、個人儀表、母愛、友情、自愛的重要性。
社會學專家指稱,一些世代流傳的經典童話,如《灰姑娘》、《白雪公主》和《睡美人》等,宣揚以貌取人的錯誤觀念,有誤導廣大兒童之嫌。 美國印第安納普度大學的專家研究了格林兄弟所寫的168個童話,發現大多數童話都涉嫌以貌取人,並將美貌與否作為日常生活中的唯一評價標準,其中有94%提及相貌,平均每篇13.6次,有一篇114次提及女性的美貌,17%的篇目將醜與惡聯繫起來,而且在許多故事裏,醜女的下場都很慘。 社會學副教授麗茲·格勞爾霍茨説:“女孩子從小聽的童話,就是那些公主們之所以成功,僅僅因為其美貌令她們與眾不同。” 她説,儘管這些童話可能會讓女孩子忽視教育,不去追求事業上的成功,一心想着“臭美”,但這並不意味着父母就應該把這些童話扔掉,或是避而不講,正確的做法是與孩子們共同討論故事的情節和人物。 格勞爾霍茨推崇好萊塢的卡通片《怪物史萊克》,稱之為難得的不以貌取人的童話。 或許,以後給孩子講故事,不應該再説:“從前,有個美麗的公主……”,而應該這樣開頭:“從前,有一位相貌平平的公主……”
灰姑娘的形象可以上溯到很早的時期。希臘歷史學家斯特拉波曾在公元前1世紀記敍了一位嫁到埃及的希臘少女洛多庇斯的故事,這被認為是《灰姑娘》故事的最早版本。洛多庇斯當時正在溪水邊洗衣服,突然一隻鷹飛過將她的鞋子攫去並讓鞋子掉在了身在孟斐斯城的法老的腳下。法老隨後要求國內所有的女子試穿這隻鞋子,看看是否合腳,最後找到了洛多庇斯。法老愛上了洛多庇斯並娶她為妻。這個故事後來也見於克勞狄俄斯·埃利安的《史林雜俎》中。
在歐洲,《灰姑娘》的最早版本名為《La Gatta Cenerentola》,也稱《The Hearth Cat》,見於意大利童話採集者吉姆巴地斯達·巴西耳1635年的《五日談》一書中。這一版本為後來法國作家夏爾·佩羅和格林兄弟的版本奠定了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