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1625年法國,一個貧窮的貴族青年——達太安離開他在加斯科涅的家,啟程前往巴黎,準備加入火槍衛隊。然而,在羅亞爾河畔默恩,一個貴紳嘲諷了達太安的馬。倍感羞辱,達太安決定與他決鬥,但僕眾打昏達太安,弄斷他的劍。他給火槍隊長德·特雷維爾的介紹信也被偷。達太安決意復仇,後續故事顯示這是德·羅什福爾伯爵,紅衣主教黎塞留的手下,當時他正在給米萊迪·德·溫特送信,後者也是黎塞留的手下。
到了巴黎,達太安在火槍隊總部遇到德·特雷維爾,但由於弄丟介紹信,特雷維爾拒絕他的申請。透過窗戶,達太安看到路過的德·羅什福爾,便衝出去,與他對峙。但在過程中,他不小心冒犯三名火槍手,阿多斯、波爾多斯、阿拉密斯,三人都要求與達太安在下午決鬥。
當達太安為第一場決鬥做準備時,他發現阿多斯的助手竟然是波爾多斯和阿拉密斯。但正當決鬥要開始時,紅衣主教黎塞留的衛隊出現,準備因非法決鬥逮捕火槍手們。雖然在人數上占劣勢,四人聯手出擊,以少勝多。在過程中,達太安與主教衛隊長,出名的鬥士朱薩克決鬥取勝。獲悉此事,國王路易十三任命達太安為德·艾薩爾衛隊成員,並給他40皮斯托爾的賞金。
達太安租居所,僱傭僕人布朗歇,並根據國王的意思,加入德·艾薩爾衛隊,該衛隊相對低一級,達太安必須在那裡服役滿兩年後才能被考慮升職為火槍手。爾後,房東找到達太安,討論他妻子波那瑟夫人被拐的事情(當時她已被釋放)。達太安看到年輕美貌的房東太太后一見傾心。波那瑟夫人在法國王后奧地利的安娜那裡做侍女,而王后則與白金漢公爵偷情。王后從丈夫路易十三那裡得到禮物,但為討好情人,她把鑽石給他作為定情物。黎塞留想要發動英法戰爭,決定將其揭露。他很快組織妥當,並說服國王要求王后穿戴鑽石入場。
波那瑟被黎塞留控制,波那瑟夫人無法打發他走,但達太安和他的朋友們決定幫忙。一路上,他們被主教的黨羽攻擊,達太安差點擊殺德·瓦爾德伯爵,結果只有達太安和僕人布朗歇到達倫敦。雖然米萊迪偷走別針上的兩個鑽石,但白金漢公爵成功地拖延小偷的行程,補上剩餘的珠寶。達太安將珠寶及時交給安娜王后,挽回她的面子,並得到一個美麗的戒指作為感謝。隨後,達太安前去與波那瑟夫人約會,但她不開門。他注意到出事地點有打鬥掙扎的跡象,問詢後發現黎塞留命令德·羅什福爾和波那瑟先生襲擊波那瑟夫人,將她禁閉起來。
達太安找到他的朋友,朋友們都從傷病中走出來。達太安回到巴黎,正式約見米萊迪·德·溫特,發現這是紅衣主教的密探。然而,這並沒有打消達太安的興趣,他很快愛上這位美貌的夫人,但卻從使女那裡得知夫人其實對他毫無興趣。在爾後的幽會當中,達太安假扮成德·瓦爾德伯爵,發現米萊迪肩上烙有百合花,這代表她有前科。達太安躲開米萊迪的攻擊,並及時趕到拉羅舍爾圍城戰。
米萊迪屢次暗殺達太安未能成功,並得知王后將波那瑟夫人從監獄裡救出來。在酒館裡,火槍手們偷聽主教要米萊迪謀殺白金漢公爵。主教甚至為米萊迪提供赦免令,但阿多斯從她那裡將赦免令搶回來。第二天早上,阿多斯為尋找一個談話的方便之處,便與軍隊打賭,誇口自己和同伴們可以在棱堡里待一小時。他們獲得一個半小時的時間,並擊斃22個敵人,找到方式來提醒德·溫特和白金漢公爵。米萊迪一到英國就被關起來,但她誘惑警衛費爾頓,唆使他放自己出去,並令他刺殺白金漢公爵。 回到法國後,米萊迪藏在女修道院中,發現波那瑟夫人也在那裡。天真的波那瑟夫人追隨米萊迪,認為這樣可以回到達太安身邊,然而卻在達太安趕到之前中毒身亡。
火槍手們在米萊迪回到紅衣主教黎塞留身邊之前找到她。他們找到一名官方劊子手,對她進行審判,並判處死刑。執行完成後,四人回到拉羅舍爾圍城戰中。達太安又碰上一路上讓他煩不勝煩的紳士羅什福爾伯爵。羅什福爾逮捕達太安,將他直接帶到紅衣主教那裡。當問起米萊迪下落時,達太安遞出赦免令,上面寫著持有人所做的一切都是經主教許可過的。赦免令本身並沒有起到保護作用,但卻讓主教為之一笑。然而,主教對達太安的厚顏無恥深感震動,並為擺脫狡猾奸詐的米萊迪而暗自高興。主教撕毀赦免令,寫下一份新推薦書,告知本推薦書的持有人將會晉升為火槍隊的副隊長。主教稱任何人都可以使用本推薦書來獲得晉升,但暗示這是為達太安預留的。達太安把推薦書遞給阿多斯、波爾托斯、阿拉密斯三人,但他們都表示拒絕,稱達太安才是最佳人選。
拉羅舍爾圍城戰在1628年結束,也標誌著本小說的結束。阿拉密斯回到修道院、波爾托斯迎娶富有的太太,阿多斯在達太安手下效力到1631年後,回到鄉下的宅子裡。
—
作者介紹
亞歷山大·仲馬,19世紀法國浪漫主義文學文豪,世界文學名著《基度山恩仇記》的作者。
大仲馬自學成才,主要以小說和劇作著稱於世,最著名的作品除了《基度山恩仇記》之外,還包括《三劍客》、《二十年後》和《布拉熱洛納子爵》,即《達太安浪漫三部曲》。他一生創作甚多,著有150多部小說,90多個劇本等,其實大多數是他為了還債,聘用其他文人所寫,掛名「大仲馬著」以便行銷,因此被攻擊為「小說製造工廠的廠長」。
「仲馬」的譯名,是清末翻譯家林紓依福州話的語音所譯。其子「小仲馬」也是法國著名文學家,為區分兩人,遂稱其子為小仲馬,稱之為大仲馬。